总有人认为,患者不讲理,医患人员不负责,俩者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。其实,不是患者不知好歹,不知道医护人员的辛苦;也不是医护人员不重视患者,而是我们缺少换位思考的角度,缺少了沟通。北京丰益肛肠医院院领导考虑这一问题,于是邀请多名临床一线的医生,“组团”前来为我院青年医生开医患沟通课。
不懂与病患交流 部分医生往往只看病不看人
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,近年来国内医患矛盾凸显,患者对医生普遍存在不信任甚至仇视的现象,伤医事件也频频发生。
课堂上,董平主任与“同学们”分享了好几个医院中真实发生过的案例:明明应该用于非静脉注射的药物却直接通过静脉注射进了病患体内;病患需要做多次手术,作为医生你该怎样启齿?……好些“难题”逐一抛出,让医生们开始思考,原来面对病患开口说话,真不是件简单的活儿。
青年医生们在学校更多聚焦的是学习专业,学怎么看病,而缺失了“怎么看人”这重要一环。其实,所谓“医患沟通”课的核心是让医生学会换位思考或者说是同理心。“医生仅从学术出发,就会有过于‘理性’的一面,我们就是要把现实中的案例分享给他们,教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,意识到问题的所在,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。”
有时医生往往“只见病难见人”,医生们难以顾及到患者们面对疾病及个人情况时的无助、痛苦和茫然。
多名一线医生组团讲述与患者互动体验
多名临床一线的医生“组团”前来为医生们讲课,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分享更多的故事和案例,推动医生的人文素养的积淀。北京丰益肛肠医院的《医患沟通》课从1月起开课,至今,课堂反应都很不错。学过《医患沟通》课的医生在临床上医患沟通的能力有显著提升。